24小时资讯热线
T:400-6868-797
郑秉文:养老金出现收不抵支是必然趋势,目前社保基金只够支付全国5个月的养老金
发布者:管理员 浏览量:669 发布时间:2021年03月09日

养老那些事儿:昨天推送的“两会热点:2021年政府的钱往哪花?”一文中,摘录了财政部发布的数据,数据显示:2020年,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2115.65亿元,支出78834.82亿元,当年收支缺口6219.17亿元,年末滚存结余90326.14亿元。2021年,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,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9180.75亿元,支出86412.68亿元,本年收支结余2768.07亿元,年末滚存结余93094.21亿元。2021年,社保财政补贴收入22741.75亿元。也就是说,如果没有财政补贴的钱,社保收支的缺口约为2万亿。


郑秉文:养老金收不抵支是趋势 应从负债型向资产型养老金过渡


近年来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,养老金支付压力凸显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今年“两会”期间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,我国养老金制度出现收不抵支是必然趋势,建议从负债型向“资产型”养老金体系过渡。其中包括:建议基本养老金要尽快引入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,加快发展第二、三支柱养老金,壮大全国社保基金。


据了解,我国养老金体系总体看是现收现付制占主导地位,下一代人要承受很大压力,因为老龄化导致劳动就业人口越来越少,而退休人口越来越多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,2020年劳动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是66.7%,到2050年快速下降到51.2%,而老年人数量将从2019年18.1%快速提高到34.6%,高于美、英等发达国家。


在郑秉文看来,面对人口老龄化,我国养老金制度出现收不抵支是必然趋势。实际上,据2020年底出版的“十四五规划建议”的《学习辅导百问》首次给出预测:2029年养老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,2036年累计结余将耗尽,此后每年出现缺口。根据我中心出版的《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》,缺口将逐年扩大,例如,2040年是3.8万亿元,2050年将高达11.3万亿元,2035至2050年各年收支缺口当期值简单加总竟高达87万亿元,即使使用OECD规定的2%贴现率贴现到2019年也高达52万亿元。换言之,2019年我国养老金支出占GDP的5%,到2050年将高达8.9%,届时将高于美国、英国等十几个国家。


针对上述问题,中央多次发布文件。2019年底中央颁发的《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》提出“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”。“我理解这些文件和讲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夯实养老金资产,即从负债型向‘资产型’养老金过渡。”郑秉文说。


那么,如何从负债型向“资产型”养老金过渡?郑秉文在提案中表示,建立资产型的养老金体系是应对老龄化这个“百年之虑”的“百年大计”,“十四五”期间向资产型养老金过渡的顶层设计应提到案头:


一是基本养老金要尽快引入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。这个问题已提出十几年,但始终没有突破,建议将企业缴费划出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,以增强缴费激励性,这是做大第一支柱的根本所在。


二是加快发展第二、三支柱养老金。第二支柱覆盖面和资产规模都很小,第三支柱正在试点,可忽略。建议适时实施资本利得税,否则,水位低的90万亿元居民储蓄不可能流向水位高的、个税递延的养老金账户。


三是壮大全国社保基金。目前该基金只够支付全国5个月的养老金,规模太小。建议在窗口关闭之前建立外汇型主权养老基金予以充实,并考虑扩大国资划转规模,中央层面完成的1.68万亿元划转看来杯水车薪。


来源:新京报讯 记者 侯润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