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资讯热线
T:400-6868-797
屡遭“邻避效应”,社区养老何去何从?
发布者:管理员 浏览量:814 发布时间:2021年12月30日
热点背景

近日,记者在浙江调研发现,由于担心自身小区品质、安全利益受损,并对老人过世存恐惧心理,一些地方出现抵制社区微小养老机构入驻小区的情况。


“我们的展架被踩碎、宣传资料被撕毁,只要我和同事一踏入小区,就会有几十个居民举着横幅、连喊带骂地把我们逼出小区。”这是浙江一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盛先生的真实遭遇。作为浙江较早投身养老行业的探路者,盛先生曾尝试将小型养老机构开到社区,却遭遇上百名居民的围堵和99%业主的投票反对,前期投入数百万元的资金也打了水漂。

图片


热点模拟考场

近日,浙江温州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无奈遭受“邻避效应”,从装修到运营都遭遇了居民持续不断的反对,引发网络热议。对此,你怎么看?

图片

热点分析

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,家庭结构发生转变,传统养老模式需要重构,而社区养老作为养老新模式是中国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完善家庭养老体系的重要依托,我们应该支持社区养老,鼓励多地打造“15分钟养老服务圈”。


在社区兴建养老机构既能让老人就近就地养老,又能方便子女看望老人,降低老人的总体养老成本,本是一件好事却无奈遭遇了“邻避效应”,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主要原因:


认知偏见,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。调查发现养老机构“邻避效应”的产生,很大一个原因是受老百姓恐老讳死观念的影响,甚至有很多社区居民将养老机构与“养老送终”画等号,因此产生排斥心理。


第二,挤占小区有限的公共资源,拉低房价。社区养老机构的入驻,会挤占小区本就有限的公共资源,可能会造成民事纠纷。另外,有居民担心养老机构会带来较多的“白事”,影响楼盘品质,拉低小区房价。


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,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,依托社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还能给老人带来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那么如何防止“邻避效应”,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:


第一,减少偏见误解,构建尊老爱老为老的社会环境。一方面,社区居民要正视死亡,树立正确的生命观。生、老、病、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,我们应该释怀并接受这个事实,减少无谓的恐慌和排斥。另一方面,社会要加大尊老爱老宣传,弘扬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,营造为老助老的社会氛围。


第二,建立多层次、多形式、多渠道的社区养老模式。比如:在社区建立老人医疗保健中心,专门为老人提供送医送药、体检、康复护理及保健教育等方面的服务。成立老人日间护理中心,专为白天缺乏家人照顾的体弱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护理、生活照顾及社群活动,服务包括膳食、个人卫生等。


第三,创新社区养老管理方式。首先,加强养老机构的透明化管理与运营。特别是要让更多居民走进社区养老机构,通过参观、志愿服务等,加深对社区养老机构的了解,减少认知偏见。其次,探索出台给予本小区老人养老服务的一些优惠或减免政策,以增加小区居民的认同感。


第四,打造专业的社区养老人才队伍。目前的养老机构多是中低档次,从业人员也主要以农村劳动力为主,科学文化素质偏低,因此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,由专职人员、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,形成庞大的服务队伍。


我相信,通过多措并举,社区养老会争取到更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,让“邻避”变“迎臂”,真正做到“守得夕阳分外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