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多地发布橙色、红色高温预警,高温模式使得中暑现象也频繁发生。如何预防中暑成为夏季防护的重点。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1.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,出现头昏、头痛、口渴、多汗、全身疲乏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症状,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。
2.轻症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,出现面色潮红、大量出汗、脉搏快速等表现,体温升高至38.5℃以上。
3.重症中暑 包括热射病、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。
高热(体温常> 41℃)、无汗和意识障碍。先有全身软弱、乏力、头昏、头痛、恶心、出汗减少,继而体温迅速上升,出现嗜睡、谵妄甚至昏迷。病死率多在20% -70%,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%
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,常先有大量出汗,随后四肢肌肉、腹壁肌肉其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。
先有头痛、头晕、恶心,继之口渴、胸闷、面色苍白、冷汗淋酒、脉搏细弱或缓慢,血压偏低。严重者可有晕厥、手足抽搐。
①加强防暑宣传教育工作,改善年老体弱者、慢性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居住环境,指导高危人群合理生活、穿衣,必要时饮用清凉饮料。
②有慢性病和年老体弱者,应积极治疗原发病,注意饮食卫生,一旦出现呕吐、腹泻等,应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,及时就诊。
③在紫外线强烈的时间段,尽量减少外出,并做好防紫外线和热辐射的工作。
④炎热天气应穿宽松透气的棉麻质地、浅色服装,避免穿着紧身、潮湿、不透气的服装。
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阳光的热辐射、强烈紫外线的环境中,如需户外工作,应做好防护
⑥发生过中暑的患者,中暑恢复后数周内,应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暴露在强阳光辐射下。
在炎热的天气中,要时刻保持水分摄入。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和含有电解质的饮料,以补充体液。
①补充水、电解质 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,口服凉盐水、清凉含盐饮料。
②物理降温
可将患者浸浴在4°C水中,并按摩四肢皮肤,促进散热。物理降温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和记录肛温,待肛温降至38.5℃时,应立即停止降温,将患者转移到室温25℃以下的环境中继续密切观察。或在头部、腋窝、腹股沟处放置冰袋,并用电扇吹风,加速散热。
③对症治疗
保持呼吸道通畅,吸氧;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;休克者应用升压药。
④应用糖皮质激素